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綜合規劃科

桃園客家第12期v1
桃園客家第12期v1
桃園客家第12期v1
桃園客家第12期v1
桃園客家第12期v1
桃園客家第12期v1
桃園客家第12期v1
桃園客家第12期v1

《桃園客家》第12期

作者: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╱ 日期:2024-02-26 ╱ 多媒體版 ╱ 已保護 0.04 棵樹

單本 累積250點擊次數
拯救0.06棵樹
減少2.80kg碳排放

沿海新屋客家人 半農半漁見生活

新屋區原為平埔族先住民的活動領域,18 世紀廣東惠州府陸豐及海豐等地客家先民陸續移居,范姜族人開墾有成,建造「新屋」,此即為新屋區地名的由來。早年新屋先民辛勤開墾,於農忙之餘駕著舢板入海捕魚,不僅耕田也耕海,印證「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」這句俗諺;而崁頭屋港與福州、廈門、汕頭等地往來運送大批杉木、牛骨及布匹等物品,通商貿易也帶動了新屋發展。

新屋原漢和諧共存,由「番婆坟」此類舊地名可見一斑;五棟延伸的老屋群、雕欄畫棟的交趾陶、象徵官宦地位的燕尾脊及列為三級古蹟的范姜祖堂,盡顯范姜家族風華。新屋獨特的方言島現象,客閩交雜的語言變化,均內化為當地客家文化的一環。

新屋沿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,早年先民平日忙於農事,農閒時挖海蚵、挑海瓜子、放漁網等,半農半漁生活型態渾然天成,無論是天然藻礁或是生民智慧結晶的石滬捕魚,沿著新屋沿海五里就能一窺海客風潮;而近海的大牛欄地區係葉屋人開基立業之處,每年清明時節,各地葉家後生萬人聚集掛紙,更是客家族群蓬勃發展的美麗註腳。

深藏在新屋客庄角落的常民文化,可謂彌足珍貴的客家資產,感念先民們櫛風沐雨、胼手胝足的辛勞,我們必將積極守護新屋在地客家文化,並使其深根茁壯,枝繁葉茂。

ESG 指數 Indicator

拯救7.27棵樹

累積30,306點擊次數
減少339.43kg碳排放

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綜合規劃科

共 37 本刊物

NEW-最新

HOT-熱門

《桃園客家》第12期

請填入帳號及密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