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本ESG 指數 Indicator

拯救0.00棵樹

累積6點擊次數
減少0.07kg碳排放

0%

桃園誌 第51期

刊物 讀取中...

-

關閉 Small
總計0 

新增一則筆記

諮詢人資料

*姓名
聯絡電話
*電子信箱
聯絡地址

諮詢問題

諮詢內容:


其它功能

畫筆選擇

畫筆透明度

文字設定

已選擇

您諮詢的紀錄

桃園誌 第51期刊物作者「桃園市政府新聞處」

會員登入

Close
帳號
密碼
驗證碼

畫筆

Close

您有變更畫筆,是否要儲存呢?

借閱信息

Close

僅提供前頁的試閱,如需觀看完整版,請借閱。

購買資訊

Close

僅提供前 頁的試閱,如需觀看完整版,請先登入。


售價
庫存
顏色
尺寸
Close/關閉
Close/關閉
Close/關閉
Close/關閉
Close/關閉

諮詢人資料

Close
*姓名
聯絡電話
*電子信箱
聯絡地址

新增諮詢

Close
頁數2016/03/05 AM11:12 / P5
諮詢內容
Close/關閉

新增/修改筆記

Close
頁數
筆記內容

畫筆設定

Close

畫筆選擇

畫筆粗細

畫筆透明度

新增文字

Close
文字內容
Close/關閉
單本ESG 指數 Indicator

拯救0.00棵樹

已累積6點擊次數
減少0.07kg碳排放

桃園市政府新聞處

共 70 本刊物

已累積59,606點擊次數
拯救14.31棵樹
減少667.59kg碳排放

桃園誌 第51期

感受在地

藝術與農業的新風景

今年,無圍牆美術館和桃園農業博覽會9月再度開張,歡迎來桃園,一次體驗2種不同的在地風情!

地景藝術節邁入第4屆,場地從海岸線到鐵道,今年來到規劃為森林公園的「保一總隊大湳舊營區」,以及周邊的西坡埤塘、兒童美術館等,並且延續我們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,作品深入生活日常,屬於展區這個地方,運用當地豐富生態元素、營區舊屋創作,或是與在地居民共同創作的工作坊,創造出當地的新風貌。

像是運用各種植物的枝葉形體,做成「印模化石」;來自美國的藝術家以在地朋友們手勢型態,打造36件手的雕塑;還有很多藝術家,都讓創作與營區房舍結合,在大湳森林公園內的23件作品,細細訴說著這裡的活化與重生。

來到第3年、也是最後一屆的桃園農業博覽會,一如往常,透過桃園的多元文化,呈現不同的農業樣貌;而闡述著環境重要性的碳索生活館、環保再生館也都還在;今年更有展館進一步深入探討土地復育的概念,要從桃園放眼全國,傳遞愛護土地的理念。

農博基地中的「碳索生活館」已成為桃園第15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,今年農博結束後,農博也將轉型成常態的環教基地,未來,在這裡可以露營、看展覽、感受環境教育,還能到周邊的永安漁港、桃園青年體驗學習園區、客家海螺廣場來場一日遊小旅行,讓美景結合農博風景在當地永續留存。

今年9月6日到9月22日,到八德欣賞來自國內外不同城市的藝術家,與在地激盪出的火花;接著,9月28日到10月27日來新屋,感受農業、文化及環境的新活力!

mapBoxContent

歡迎回來!

點擊後從先前離開的地方開始。
可按 Backspace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