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本 累積660點擊次數
拯救0.16棵樹
減少7.39kg碳排放
食物的歷史發展源遠流長,自有人類出現以來就有食物的生產與消費,像是穀物種植、動物餵養、食物製作、食物保存,以及烹調與消費。這方面研究以往在人文學界較少受到重視,隨著跨領域研究的開展,其研究趨勢有了轉變,特別是食物史研究跟台灣史之間的關聯。本期「飲食與文化」專號就是以食物史為切入點,探討食物與桃園歷史文化之間的各種課題。(節引自編輯誌言)
目錄
專題論文:
濱海客家與食物:桃園觀音廖氏家族的飲食文化│廖秀玲
甜蜜滋味:日治時期桃園街葡萄糖生產史│藍博瀚
吃出傳統:論大溪河岸阿美族部落的食空穿越│李慧慧
桃園古今:
飲食、地方調查與桌遊:桃園飲食導入素養教學實作│蘇健倫
史料文獻:
中崎是臺灣糕餅文化的櫥窗│林明德
話說桃園:
中壢的老市場與老味道:陳俊有先生訪談錄│何穎亭
桃園人文的傳薪者:岳冬梅女士訪談錄│何穎亭
從酪農產業到烘焙:許寶桂女士訪談錄│許瑛娟
啜飲山櫻花,釀出在地味:潘結昌先生訪談錄│陳世芳
大事記
徵稿啟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