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各國為了因應氣候危機,希望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目標,聯合國也發表17項永續發展指標(簡稱SDGs),呼籲各國能致力推動達標。我國政府在2010年開始施行環境教育法,規定設置環境教育設施,對全民眾施以環境教育,至今全國已有234處環教場域,其中,桃園市的環教場域多達31處,數量居全國各縣市之冠。桃園的環教場域種類很多元,從自然生態教育中心、休閒農場、風景區、遊樂區、觀光工廠、水資源及溼地、博物館、環保設施、文化資產等類別,都別具特色,值得一提的是,桃園分佈在海岸沿線的環教場域密度特別高,從許厝港濕地起一路往南延伸,串連草漯沙丘、觀新藻礁、海客牽罟文化與新屋石滬,短短46公里的海岸線,目前就有5處各具特色的環教場域,堪稱是全國最大、最有特色的環境生態教育海岸廊道。
除了珍愛自然外,還有別具人文特色的文化資產,例如:桃園孔廟,以「孔子是誰」、「孔廟尋寶趣」、「雅樂舞動」等環教課程,使學員瞭解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,從祭祀儀程中理解前人智慧,穿著漢服體驗學習傳統雅樂舞,都是具有歷史文化保存意義的多元環境教育課程。此外,運轉近一甲子的石門水庫,除了與桃園的觀光發展密不可分,記憶著時代風華,它同時也提供瞭解水資源重要性的環教課程,能夠透過水文化的探索,來參與桃園綠色旅遊,認識桃園之美。
本期還介紹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的「高遶溪古圳步道」、走完步道可以休憩的「天空咖啡」和「鑫園馬告咖啡」,還有與草漯沙丘為鄰的「季風沙丘-老。樣子三店」。另外,在地美食分享「軟木塞義法小館」的歐式美饌,觀光工廠則介紹「GFun機能生活館」,認識機能性布料的功能,最後還帶大家參觀隱藏在大溪的南法美邸「蘇家莊園」。